在女性健康議題中,缺鐵性貧血是一直是個常見的問題。隨著身體階段的不斷轉換,女性對於鐵質的需求劑量也會增加。但現代許多人卻因忙碌,生活作息與營養攝取不均衡,,忽略血紅素鐵不足,導致頭暈、氣色不佳等缺鐵性貧血症狀發生,其實缺鐵性貧血是可以預防和改善的,尤其從關注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與保健食品的補充為重要的起點,本篇文章將教你如何聰明挑選血紅素鐵保健食品。
常見的貧血族群有妳嗎?
- 吸收不良 : 若是腸胃吸收不良的人,會影響鐵的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
- 失血 : 因意外突然嚴重失血的人、消化性潰瘍、痔瘡和息肉者,使腸胃道吸收率差,形成慢性失血。
- 快速成長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 : 身體變化使鐵質的需求、血紅素生長有所增加。
- 孕婦 : 自然產、剖腹產生產時分娩都會大量出血,若產後鐵質不足易產生缺鐵性貧血。
- 育齡婦女 : 生理期乃最常見的鐵質流失原因,若是經期較長的女性,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
- 中年、銀髮長輩 : 年齡增長,營養不良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風險就越高,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 素食者 : 比起一般人可以從動物性血紅素鐵吸收20%-30%的鐵,素食者從植物性血紅素鐵僅能吸收大約5%的鐵。
血紅素鐵不足?補鐵食物有哪些
鐵質可分為血紅素鐵與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只能從動物源攝取到,而非血紅素鐵能由植物中攝取,當非血紅素鐵會受到本身的草酸、磷酸和膳食纖維質影響,吸收率不如血紅素鐵。
其中血紅素鐵的生物利用率比非血紅素鐵高,飲食可以盡量選擇動物性來源,但要注意各類食物均衡攝取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從植物還是動物中攝取鐵質,多元補充補鐵才全面。!
女性血紅素鐵保健食品怎麼挑?
在挑選補鐵保健食品前,必須先檢視自己每日需要的補鐵劑量。
孕哺各階段 | 鐵劑量建議 |
一般女性 | 15mg |
懷孕初期~中期 | 15mg |
懷孕後期 | 45mg |
哺乳期 | 45mg |
然而,高劑量補充鐵劑可能導致便秘、排便不順,近年來多數女性多選擇以低劑量、較溫和之保健食品作為日常保養。
血紅素鐵保健食品挑選小撇步
請記住!貧血並不就等於缺鐵,妳也有可能是缺乏了這些營養喔! 因此在補充血紅素鐵保健食品時可以先看看是否含有這些營養
- 鐵 : 一般女性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懷孕初-中期15毫克、懷孕後期45毫克、哺乳期45毫克。
缺乏鐵會使血紅素難行成。
食物 : 牛肉、雞肉、豬肉、深綠色蔬菜
- 葉酸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400微克、懷孕婦女600微克、哺乳期500微克。
缺乏葉酸會使紅血球無法正常分裂。
食物 : 花椰菜、蘆筍、燕麥、肝臟
- 維生素B12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4微克,全素食者較需注意。
缺乏B12會使紅血球無法正常分裂。
食物 : 牛豬雞肉、蛤蠣、魚類、奶蛋
- 維生素B6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
影響成熟紅血球的生成。
食物 : 瘦肉、肝臟、高麗菜、蛋豆類、小麥胚芽
- 維生素E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IU-400IU。
缺乏維生素E使紅血球的壽命變短。
食物 : 葵花油、花生、杏仁、深綠色蔬菜
另外在挑選血紅素鐵保健食品時,也可注意以下
- 選擇動物性來源吸收更好(20%~30%)
- 注意血紅素鐵保健食品的劑量是否適合補充者
- 選擇添加錳的鐵劑,補充缺鐵性貧血造成的錳缺乏
- 留意其他配方,如孕婦可選含葉酸
血紅素鐵搭配維生素C更有效!
建議在空腹時服用協紅素鐵,另外可搭配維生C,幫助鐵質吸收。也可於餐中或餐後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當季水果,如柑橘類、芭樂、奇異果等。
結論
透過保健食品能更有意識的補充身體缺乏的血紅素鐵,特別是女性生理期或是因生產時需要更多的營養,攝取與自身年齡階段需要的鐵來支持紅血球生成與營養運送,都能補足飲食中無法完整吸收的鐵質,恢復好氣色。
參考資料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7801202_Iron_Fe_Nutrition_of_Plants
https://www.nhs.uk/conditions/iron-deficiency-anaemia/
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ir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