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禿頭了!?掉髮原因除了遺傳及賀爾蒙,更多時候是飲食、生活習慣壓力大掉髮,那麼頭髮一直掉補充生物素、束絲藻、鋅等等必須營養有用嗎?該如何從飲食、生活習慣來上來改善落髮?此篇文章教你4招預防掉髮方法,趕快學起來,讓你頭髮長得快的關鍵現在就告訴你!
掉髮的原因有哪些?
1. 遺傳造成掉髮
卵子在受精後三個月左右,就會確定毛髮相關的遺傳基因,繼承遺傳資訊的第一顆毛母細胞形成後,就會反覆進行細胞分裂,產生頭髮。
與遺傳關係最深厚的男性雄性禿而言,只要有一個遺傳基因,就容易引起禿髮症,而如果遺傳基因為兩個時,無論男性或女性,禿頭的機率風險都會增加。
調查結果分析顯示,男性遺傳性禿頭比例高達71-75%,女性則為25-29%,因此如果家族中已有禿頭的人,建議提早進行預防。
2. 男性荷爾蒙過盛造成掉髮
據美國的漢彌頓醫師實驗結果顯示,青春期之前去勢摘除睪丸的話,就不會出現早禿,如果出現禿髮症狀後才去除性特徵的人,禿髮症狀會停止惡化,此時若注射男性荷爾蒙的睪丸脂酮(Testosterone)的話,則會導致禿髮症狀再度惡化。
頭皮的部位不同會決定頭髮對男性荷爾蒙的敏感度,即便經過移植,特性也不會產生變化,和移植到新部位的頭髮,不會呈現出相同的敏感度。
3. 壓力大造成掉髮
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容易出現頭髮稀疏的人之中,80%是屬於心理學上所謂的「神經質類型」。一個人經常出現焦慮、愛操心等時,就會因為壓力而促使皮脂腺功能活化,分泌出更多的皮脂,導致壓力大掉髮情況。
人承受壓力後,這兩種神經失去平衡時,人體就會立即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分泌稱為「兒茶酚胺激素」的荷爾蒙,使血管變得容易收縮,造成頭髮不易吸收養分而掉髮。
4. 飲食及生活造成掉髮
- 飲食中應避免攝取過多的肉類等油脂成分較高的食物,以免造成皮脂分泌旺盛引發脂漏性掉髮。
- 頭髮是由「角蛋白」所組成,結合了18種胺基酸,蛋白質成分不足時就容易引起頭髮稀疏或是掉髮,因此攝取優質蛋白質也非常重要。
- 微量元素鋅、銅、硒、硫磺等礦物質成分不足時,也可能是掉髮或白髮增加的原因。
- 維生素A的缺乏也容易造成皮脂分泌減少、皮膚表面角質層變厚、皮膚失去光澤,頭髮變得乾燥,適量攝取維生素A可以幫助養髮。
5. 抽菸
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調查結果證實,抽煙會促使雄烯二酮、睪丸脂酮、雙氫睪酮等幾乎所有的主要男性荷爾蒙增加。
該項研究目的雖然是為了解抽煙與荷爾蒙的關係,並非掉髮相關研究,但調查結果中確實顯示出抽煙會導致禿髮症惡化,促使掉髮量增加等危險性。
6. 疾病導致掉髮
罹患糖尿病、甲狀腺異常、梅毒等性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也可能導致掉髮。出現這類症狀時建議應優先治療造成頭髮問題的疾病。
7. 保養方法錯誤造成掉髮
使用不適合膚質的合成介面活性劑或殺菌劑等成分太高的洗髮精、整髮劑等產品後,皮膚受到刺激而導致掉髮量增加。其次,洗頭後未確實地沖洗乾淨,造成洗髮精成分殘留在頭皮而刺激到皮膚。
搶救掉髮、禿頭4大SOP
1. 飲食改善防止掉髮
- 補充優質蛋白質
- 補充鐵
- 補充MSM
- 補充維他命B
- 補充生物素(維生素H)
- 補充鋅等微量元素
延伸閱讀:什麼是MSM?
延伸閱讀:生物素作用是什麼?
2. 正確保養防止掉髮
- 選擇成分單純、天然的洗髮精
- 選擇齒距較大的梳子梳頭髮
- 適量使用髮油或是護髮乳
3. 習慣改善防止掉髮
- 避免高溫整燙頭髮
- 避免頻繁梳頭及造型
- 避免大力拉扯頭髮
- 避免熬夜
- 適時放鬆心情
4. 尋求醫師協助防止掉髮
如掉髮狀況一直無法緩解,或是頭髮已經過於稀疏已至於看的見頭皮,建議應適時尋求醫師幫助,以藥物治療或是諮詢植髮。

↓立即檢測你是不是掉髮高危險群?↓
參考文獻
17 Hair Loss Treatments for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