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陸續開始施打,能打到疫苗的人越來越多,打完疫苗會有哪些症狀、副作用?如果發燒、四肢痠痛該怎麼辦?施打疫苗前需要注意什麼?接種後又該補充哪些保健食品呢?可以吃維他命C嗎?快點來看看新冠肺炎疫苗常見問題吧!
Q1:目前有那些對象,符合COVID-19公費接種對象呢?
為維持醫療量能、防疫量能、維持社會運作、維護長者及高危險群健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定 10 大類對象為接種對象,指揮中心將依據疫苗供應量依序開放接種對象。
※最新資訊請參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官網資訊:https://www.cdc.gov.tw/
Q2:目前有哪些疫苗廠商?哪種 COVID-19 疫苗最適合我?
已證明所有世衛組織批准的疫苗在保護您免受 COVID-19 的嚴重疾病方面非常有效。最好的疫苗是最容易獲得的疫苗!目前台灣已採購AZ、莫德納、BNT、高端、聯亞廠牌的疫苗。
Q3:我適合接種 COVID-19 疫苗嗎?
目前,對 COVID-19 疫苗的任何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不應接種 COVID-19 疫苗,以避免任何可能的不良反應。
如果您曾因任何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者您對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有任何疑問,請在預約前諮詢與您的醫師做討論。
Q4:接種COVID-19疫苗後會有什麽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嗎?
接種疫苗後您可能會遇到的一些輕度至中度副作用包括:
- 注射部位手臂酸痛
- 低燒
- 疲倦
- 頭痛
- 肌肉或關節疼痛
- 畏寒
- 腹瀉
症狀通通常會在2天內逐漸緩減,如果任何症狀持續超過幾天,或者您出現更嚴重的反應,如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請立即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
Q5:接種疫苗後會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任何藥物或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都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但是嚴重的過敏反應是非常少見、且可治療的。辦理COVID-19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皆需設置有接種後之休息區並備有急救設備以因應立即必要之處置。
Q6: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通常持續幾天比較正常?
疫苗的副作用通常在施打過後24小時內最明顯。通常約一個禮拜之內副作用就會慢慢消退,可持續觀察自己身體狀況,只要副作用沒有過度強烈,就不用太過擔心。
Q7:施打疫苗前要不要吃退燒藥(普拿疼)?
有人會在施打疫苗前吃止痛藥,減少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感。但最新研究顯示,打疫苗前先吃止痛藥、退燒藥,對免疫抗體形成有不利的影響。若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疼痛等症狀,再吃普拿疼等退燒藥即可。
Q8:打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打疫苗後可以吃維他命C嗎?
接種疫苗前建議好好休息一夜並補充水分。施打疫苗前請勿空腹,打完疫苗後建議保持充足睡眠。可以多補充溫開水來促進新陳代謝、維持良好身理機能,避免飲用茶類及咖啡,會不利於緩解疫苗接種後導致的副作用,同時也可以多補充能可調節免疫力、降低病毒量和不適症狀,有加強疫苗保護力的效果的營養素。
- 維他命C
- 維他命D
- 薑黃素
- 鋅
- 硒
- 魚油
Q9:接種 COVID-19 疫苗後,我仍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嗎?
疫苗保護力並非 100%,且目前接種疫苗的人數仍為少數。故在疫苗涵蓋率仍不高的情況下,為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護易感族群,建議即使完成 COVID-19 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Q10:我是孕婦/哺乳中可以打疫苗嗎?
雖然目前安全性證據有限,但孕婦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權衡感染與安全,還是建議接種,並優先選擇mRNA疫苗,施打前也可以與自己的醫師討論。此外,哺乳中也可以施打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繼續母乳喂養,這仍然是保護您的孩子免受疾病侵害並幫助他們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抗體也會出現在母乳中,可能對新生兒有保護效果。
Q11:兒童可以接種 COVID-19 疫苗嗎?
兒童的免疫系統與成人不同,並且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目前因資料有限,關於 16 歲以下兒童疫苗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數據有限或沒有數據。暫時不建議 16-18 歲以下的任何人接種COVID-19 疫苗。兒童如要預防COVID-19,建議落實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Q12:日常可以補充那些營養素或食物,來提升免疫力遠離病毒呢?
1.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不足易罹患傳染病,而免疫球蛋白的抗體也是由蛋白質構成,此抗體可以消滅細菌及病毒,保護身體不受感染,增強免疫力。
2、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
維他命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為維持生命必須的營養素。
3、蔬菜、莓果類
蔬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與各種的植物性化合物,能抗氧化;莓果類藍莓的花青素是類黃酮的一種,可幫助人體對抗病毒、增加抗體。
4、生薑
生薑不僅能怯寒,內含的薑烯酚 (shogaol)能促進血液循環,也能抗氧化並增加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風險,抑制有害細菌的產生。
5、五穀雜糧
未精製的食物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可幫助細胞氧化、還原及進行增殖,葉酸與B2、B5、B6,能夠維持細胞黏膜的健康及製造抗體等與免疫功能有關。
6、大蒜
蒜頭內含大蒜素(Allicin)的成分,是相當強大的抗氧化物,研究顯示,大蒜素具有殺菌、抗發炎、增加免疫力並減少感染的功效,也可抵抗病菌、預防感冒。
延伸閱讀: 防冠狀病毒十大營養素!必吃的增強免疫力營養
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不但潛伏期長也還未有確切的治療方式,建議保護自己及環境整潔需確實執行,平時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潔、維持社交距離並勤戴口罩。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人心惶惶,從最基本的提升身體免疫力開始做起,這邊也提醒若有嚴重發燒、身體不適等狀況,還是需尋求醫師協助,即早了解病況,如有疑慮也可撥打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
參考資料
https://www.ntuh.gov.tw/COVID19-QA/Faq.action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0mRrri9JyeXhLq393QUakw
https://www.unicef.org/coronavirus/what-you-need-to-know-covid-vaccine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JCyOJznV52tt35_bDBeHfA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epjWGimoqASwhAN8X-5Nlw
https://www.gkmoms.com/2021/05/covid-19qa.html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吃什麼?施打後症狀有哪些?該如何緩解?施打covid-19疫苗資訊懶人包